沉 香 寺 缘 起
传说舜帝南巡从渌埠头路过,见尖峰岭上紫气腾腾,便知是块风水宝地,决定南巡结束归来再到山上看看。为了标识出具体的位置,便在半山腰的悬崖处栽种了两棵沉香树。
后来,舜帝崩于苍梧之野,葬于九嶷山,没能再来渌埠头,可是沉香树却愈长愈大。长大了的沉香树溢出了许多香脂,这香脂香飘云外,驱秽避邪,行气镇痛,医治百病。沉香是我国中药史上的瑰宝,历代医典均有记载。《本草纲目》《名医别录》《神农本草经集注》等典籍均有关于沉香药用的论述,足见其于中药材界的显著地位。
当地老百姓都认为是舜帝的精魂所致,于是把沉香树当成神树一样保护起来,精心呵护,顶礼膜拜。后来,岁月推移,沉香树老化枯死了,老百姓悲痛欲绝,跪在神树旁边,久久不愿离去。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时,天空中突然飘来一位白发老翁,对跪拜不起的人们说:“仙木老去,不可复生,建庵一座,以护平安……”说完飘然而去。乡亲们从惊愕中缓过神来,认定是舜帝指点他们在沉香树旁建一寺庙,以护平安。于是,大家捐资献银,倾其所有,很快就建起了沉香庵。
沉香庵始建于公元一七八三年,落成之初,有正殿三栋,金佛数尊,香火很旺。人们用“日有千人朝拜,夜有万盏明灯”来形容沉香庵曾经的盛况。可惜庵堂在五十年代初被毁掉大半,到文革后仅存留下一座宝塔——飞鸽塔,及一尊观世音菩萨塑像。
公元一九九九年夏,慧正法师住持复修此庵,得以香火维持。时至二O一二年秋天,在政府及各方贤德的大力护持下,沉香庵于原址重建,初具规模,同年十月十八日,湖南省永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复,将沉香庵更名为“沉香寺”。
东安县各级政府领导曾多次亲临沉香寺考察,指导寺院建设。并于二O一五年初春礼请圣安法师担任沉香寺住持,真是政通人和,人逢盛世,佛法兴盛,仰赖国恩。特别神奇的是,寺院中一株枯死了几年的沉香树伴随着圣安法师的到来,枯木逢春,又发出了新绿,而且几十年从未曾开花的沉香树既然又开满了沉香花,枝条上数不尽的花朵,散布着悠悠的清香,芬芳馥郁,令人耳目一新,顿觉神清气爽,心旷神怡。
(吉容、船古)